近幾年非法集資犯罪出現新動向,一方面其借助互聯網的外衣,以理財、眾籌、私募、期權等“資本運作”為名,打著金融創新、虛擬貨幣等幌子,融合金融支付的手段,大肆非法籌集資金;另一方面,針對我國近些年來人口老齡化的趨勢,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防備心理弱,知識掌握不全面的特點,為老年人、農民工等特殊群體設下了非法集資的“重重陷阱”,極大地損害了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。2018年底,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就一起打著“免費養老”、“以房養老”為旗號的非法集資案件進行了判決,案件涉及上千位老年人,涉案金額高達4億余元人民幣。許多案件當事人聽信了虛假宣傳,把養老儲蓄交給了沒有金融資質的新設企業,結果損失慘重。